2月14日,“春誦夏弦 書聲瑯瑯”百年老課本展在縣博物館一樓臨展廳開展。該展覽由睢寧縣文體廣旅局主辦,睢寧縣博物館、豐縣博物館承辦,將持續展出到4月28日。
“我看了這個展覽,感觸很多,能夠勾起我們很多兒時的回憶。我覺得這個展覽時間還可以再延長一些,肯定好多人喜歡來看的。”市民倪四紅邊看展覽邊說。
據介紹,此次百年老課本展包含“傳統蒙學、經學課本”“清末、民初的新式教科書”“抗日根據地教科書”“新中國成立以后的教科書”四個部分,展出百年老課本和近代教育文物300余件,種類齊全,自成體系,其中更是有許多精品、孤本,彌足珍貴。
“傳統蒙學時期,學生們入學第一天讀的是《三字經》,之后是《百家姓》《千字文》《千家詩》,讀完這些后開始學儒家經典,這些學完之后就可以參加童試、鄉試、院試、殿試等。”此次展品的收藏者季朗友介紹說。
季朗友是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,江蘇豐縣人,他收藏老課本近三十年,藏品過萬冊,對每一時期課本背后的歷史故事如數家珍。“當年我們在延安時期,由于經濟封鎖,每個教室只有一冊課本。中國共產黨為了打破敵人的封鎖,從《解放日報》省出紙張,印了課本,達到教室內人手一冊。從這也反映了黨對教育、對人才培養的重視,面對敵人的封鎖及炮火不屈奮斗的精神。”
季朗友介紹,此次展出的老課本中,還有一冊1975年3月睢寧縣發行的課本。“我感覺睢寧是比較重視教師培養、重視學生發展的一個地方,在我收藏的書中,睢寧這冊老課本是徐州地區最早的一本課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