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思考
春為歲首,農為行先。新春伊始,徐州市委發布的“一號文件”和春天一同如約而至。文件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進行了部署,其中開篇就提到了糧食安全保障工作。
充足的糧食生產是確保糧食安全的物質基礎。在睢寧縣慶安水庫周邊,10萬畝生態型高標準農田建設正如火如荼推進中。該項目是縣委縣政府貫徹“藏糧于地,藏糧于技”戰略、保障糧食安全的一項重要舉措,也是睢寧今年推動鄉村振興的重大項目。
過去一年,睢寧始終以保證糧食生產,提高農用綜合生產能力、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為目標,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。僅在2022年,就建設了12.35萬畝高標準農田。高標準農田占比達到88.46%。如今,俯瞰睢寧沃野,一片生機盎然。
睢寧實現鄉村振興的決心與魄力遠不止于此。在此前的全縣高質量發展大會上,重點強調了鄉村振興建設,要著力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邁出新步伐,完成市委、市政府賦予睢寧建設全國鄉村振興示范縣的重要任務。這一任務,彰顯市委、市政府對睢寧鄉村振興的重視,也契合睢寧高質量發展的方向與路徑之一。
面對新的使命,睢寧有責任、有條件、更有信心去擔當;面對新的使命,睢寧擘畫了屬于她的鄉村振興藍圖;面對新的使命,睢寧力爭交出令市委、市政府及全縣人民滿意的答卷。
過去一年,睢寧面對農村疫情防控帶來的嚴峻挑戰,齊心協力、攻堅克難,仍然呈出一份不錯的“三農”成績單。在全省76個涉農縣(市、區)的鄉村振興實績考核中,睢寧逆流而上前進了11個名次,躋身全省中游水平,這一成果殊為不易、尤為不凡。
新的一年,睢寧的決心是牢牢把握新時代新征程“三農”工作重心,以市委“一號文件”為中心卷軸,著力補齊全面小康的“三農”短板,深挖“三農”高質量發展潛力點,以創建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為引領,扎實推進產業、人才、文化、生態、組織“五個振興”,推動農業全面升級、農村全面進步、農民全面發展。
當然,我們也非常清楚,睢寧是農業大縣、人口大縣,基層工作任務尤其繁重和艱巨。不論是推進“三農”工作部署,還是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,持續增進民生福祉;無論是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,還是扎實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等等,哪一項都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。
前不久,縣委書記高建民在農村工作會議上也強調,全面推進鄉村振興、加快建設農業強縣,關鍵在黨、關鍵在人。一支素質過硬的基層隊伍能啃下很多“硬骨頭”。眼下,還需要全面強化黨對“三農”工作領導的落實、強化鄉村振興各項政策的落地、強化真抓實干作風建設的落實,如此,才能扛起、扛好農業強縣建設的使命擔當。
新綠正拂睢寧,新的希望正悄然萌發,新的豐收正在生根發芽。徐州“一號文件”奏響了鄉村“奮進曲”,曲聲中,睢寧到處呈現出一片春耕備種的忙碌圖景。做好“三農”工作,使命光榮、責任重大。讓徐州“一號文件”落地見效、開花結果,就一定能推動全縣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、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,譜寫出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的睢寧新篇章。